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9:39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复习内容:

P122页综合练习5——11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正确解答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能熟练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使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复习态度。

复习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能进行简算。

复习难点:

进行简算。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复习过程:

一、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法则

1、说说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7/8—3/8 7/13+7/13 1-2/7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算P122页的第5题。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各应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体讲评。

3、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分,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法则计算。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不够减,退1化成假分数再减。

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再计算下面的练习:

1/15+4/15+7/15 1-2/9-5/9 5/6-(1/2-1/3)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5/12+1/8 11/12-(1/12+1/6)

2、师生共同小结: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中要注意应用,提高计算技巧,做到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独

立练习后指名反馈,说说你是怎样看出能简便计算的。

3、解方程:X+1/6=3/4 X-7/15=2/5

四、教师小结: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教材122页7、8题

2、拓展作业:同步练习的部分题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页的例14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商末尾补“0”的意义。掌握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计算,讲出商是几位数。

3、改正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先让学生讨论,找出各题的错误原因,再由三位同学板演订正,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同样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况。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4。7820÷23

(1)审题: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学生试做。两人板演。

(3)教师巡视,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分别写在黑板上。

(4)结合竖式提问: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个位上商“0”为什么一定要写?

教师指出:在计算过程中,除到破除数的十位商“4”,能除尽,被除数个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3、改题。如果例3的被除数是7830,该怎么办?

(1)指定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试做。

(2)结合竖式讲评提问:

①当十位上商“4”,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余数1与个位上的0移下来?(当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数十位上还有数,因此要把1移下来,再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10除以23,个位仍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时余数为10。)

②商的末尾不补“0”行吗?为什么?(不补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验算的结果也就不对。)

③怎样进行验算?(看除数与商的积、加上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完成第63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然后由学生独立练习。

四、。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带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试商前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写0。

五、作业。练习十四的第6-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能正确、便捷地找出一个数的约数。

2、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一些倍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谁能被谁整除,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二、教学例118和24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首先明确找一个数的约数,就是看这个数能被那些自然数整除?

找18的约数,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18除以()=()

2、找约数的方法;

A、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约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B、用一一对应的试除法来做:也从最小的自然数试除,在能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约数,不成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不是这个数的约数,一直除到除数比商大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约数)

18/2=9(2和9都是18的约数)

18/3=6(3和6都是18的约数)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数已比商大。

18的约数按顺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样的方法找24的约数。

24/1=24(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2=12(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3=8(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4=6(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数已比商大。

4、观察约数的特征:

18、24的约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思考:根据上面的图回答

1、约数中最小的一个是什么数?(1)

2、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什么数?(本身)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约数24的.约数

5、练一练

找15和36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三、教学例23和5的倍数各有哪些?

1、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数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数5的倍数

观察上图发现:(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本身)

(2)一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练一练

(1)50以内4、9的倍数各有哪几个?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2、在4、8、16、32、40、48、64、80这几个数中,

80的约数有(4、8、16、40、80),

8的倍数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几个数整除?32有哪几个约数?32是哪几个数的倍数?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约数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数。

五、布置作业

反思:在教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应加强:

1、约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约数是什么。

2、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数是什么

3、强调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和最小的倍数是一样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约数,而且确认已全部找出的方法应加强。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杂乱的图片和整理得干净整洁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感受到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引入课题:分一分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索

1、帮小熊整理房间,书柜。 学生纷纷献计,怎样才能把小熊的房间整理得干净整洁? 教师展示整理好的小熊房间,学生进一步感受分一分的必要性。

2、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每组3个白色的圆片,2个红色的圆片,3个红色的三角形,4个白色的三角形。

(1)小组成员从信封中倒出圆片和三角形,再动手分一分。

(2)小组汇报成果,并说明这样分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具体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按形状分:三个圆片分成一堆,三个三角形分成另一堆。

第二种分法是按颜色分:两个红圆片和一个红三角形分在一起,一个白圆片和两个白三角形分在一起。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练习六1、2、3、4、题教师用课件出示题,再读题。学生理解题,再独立完成,最后展示结果。

四、实践应用

1、给物品分类。

2、整理书包。

3、回家整理房间。

五、总结

你在这节课中愉快吗?你收获了些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标明确流程清晰预设充分意图明显行文严谨回顾全面

⑴教学内容。

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信息窗)第几页。

⑵教材简析。

要写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基础和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现的素材意图。

⑶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

(5)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一个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以前老师们往往不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设、练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现在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出来,要充分预设。

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生:,教案撰写则要运用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

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注意,设计意图不是教学环节。

5.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分别应采取什么措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样就会达到心中有学生的境界。(教案右侧,有专门写预设与设计意图的地方,写的时候请注明预设:设计意图:几个字)

6.回顾要全面。课堂“总结回顾”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进行梳理归纳,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行前后的联系,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

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的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规范。

教案撰写的水平,体现了老师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灵活调控课堂

的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