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美术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美术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
1、欣赏凡高作品,感受画面中形象、笔触和色彩传达出来的强烈情感。
2、幼儿创作类似的作品,大胆构图、用色,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星月夜》课件。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白纸、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比较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画家的作品,请大家仔细看看。你看到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了有什么感觉?(放课件,出示单独的树和白色背景,引导幼儿讲述)
2)这幅画跟小朋友们平时画的画比,哪个更漂亮?为什么?
3)如果你是画家,会在空白的地方画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画呢?(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决定,启发幼儿丰富自己的想象、完善自己的语句。
2、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用色:
1)我们来看看,画家在空白的地方画什么呢?(放课件,出示地面背景,引导幼儿讨论)
2)幼儿讲述看到的背景画面,能用完整的语句描述。
3)引导幼儿描述画面上的色彩:大家仔细看看,现在这幅画中用了哪些颜色?哪种颜色用得最多?这些蓝色相同吗?什么地方用了深蓝,什么地方用了浅蓝?用深深浅浅的蓝色的画出的画面,给我们什么感觉?
4)引导幼儿继续想象,丰富画面:小朋友都说,现在这幅画看了以后心里闷闷的,感到冷冷的、有点难过。怀着这样的心情,大家想在空白的地方用什么颜色画?用这些颜色画什么呢?(幼儿讨论)
5)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3、完整欣赏:
1)那么这幅画空白的地方会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出现一些鲜艳的、美丽的东西吗?我们再来看一看。(放课件,出示完整的画面)
2)幼儿讲述:看到什么了呀?为什么一下子就能看出画的是星星和月亮?(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挂在哪里?天空又是什么颜色的?)看了这样的星空 ,你有www.smtxjs.com什么感觉呢?为什么会觉得很好看、很吸引人?
3)引导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情感冲击:小朋友说得真好。画家用浅蓝色画出了夜空,用明亮的黄色画出了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蓝色和黄色对比强烈,画出的夜空很美。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4、进行对比,了解画家的作画方法和画作的意境:
1)这是一个小朋友画的夜空,看看跟大画家画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用色的方式不同)这样的星空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讨论、讲述)
2)画面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是用这样的方法画的?
3)画家这样画,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5)这幅画有一种和其他图画不同的美。这幅画中充满了波浪形和螺旋形的、短而有力线条,明亮的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漩涡包围着,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上升。深沉的蓝色和明亮的黄色对比强烈,这都让我们感到很紧张、心情很忧郁难过。现在,我们看着画面给它起个名字吧。(幼儿讨论、讲述)
5、教师讲述,介绍画家:
1)那么,究竟是谁画出了这样特别又美丽的画作呢?看,就是他!(放课件)他的名字叫凡高,是荷兰的著名画家。这幅是他的自画像,也就是凡高画出来的自己。看了他的自画像,大家觉得凡高是个什么样的人?(幼儿讨论、讲述)
3)教师介绍凡高生平:凡高从27岁开始学画,而在37岁时他就去世了。虽然凡高画画只有短短的十年,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作品。瞧,这些都是梵高的画作。(简单介绍)我们欣赏的就是他的名画《星月夜》。
5、幼儿学习画家的画法进行创作:
1)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像画家一样的方法画一幅有星星、有月亮的夜景,好吗?画之前先回忆一下:你看到有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的天空下有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达你的感受?仔细想想 ,想好了再画。
2)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
3)讨论、评价幼儿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2主题名称:冬天的的故事
次主题名称:冬趣
活动名称:冬日美景
主要教学领域:语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黑龙江的冬天是美丽的。每到下雪的日子里孩子们的脸上都会呈现出欣喜与好奇。因为冬天既有孩子们喜欢的堆雪人、打雪仗,又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激发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次语言活动中,我以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已知经验为出发点,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孩子欣赏儿歌、感悟儿歌、品读儿歌,并通过看、听、摸、尝等形式让孩子与冬天亲密接触,并引导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儿歌《美丽的冬天》,让孩子们感受儿歌的内容和意境,寻找到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快乐。
2、学习积累儿歌中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合作搜集、创编赞美冬天的儿歌或小诗,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培
养幼儿积极合作、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欣赏,使孩子们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从中了解冬天的特点及冬雪带给人类的好处,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理解和掌握优美词句,并在学习交流中学会运用。 活动准备:
冬爷爷图片、师生共同搜集能够体现冬天特征的图片和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谜语,你们想猜吗?
师: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打一自然现象)看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猜得又对又快?(生:雪花)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请问,雪在什么季节才会“盛开”呀?今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冬天到底在哪呢?前几天老师
让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寻找冬天的足迹,你们找到了吗?(贴冬爷爷的图片)
二、欣赏图片、兴趣交流
师:孩子们,请将你们搜集到的有关冬天特征的图片拿出来,请同组内的小朋友共同来图片欣赏吧。
师:孩子们,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呀? 你的心情怎样?
三、学习儿歌、品读感悟
1、师读儿歌,幼儿欣赏
师:孩子们,老师心目中的冬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 ……此处隐藏1042个字……知识的累积上、情感上等等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量,抓住幼儿对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了解来作为美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的突破,并且通过在活动中难点的置前,让幼儿对不同的雨有了不同的了解,这样对后面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来画雨有很大的帮助。整个活动上下来,幼儿基本能够掌握刮蜡画的作画方式,并且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来画出不同的雨,重难点能基本突破。
存在的不足:
1.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刮蜡画的知识渗透的不太及时。
2. 在幼儿作画前交待的不太清楚,以至于幼儿在作画过程中对画面内容的安排有点模糊,幼儿的画面上同时会出现小雨和狂风暴雨等的情形。
需要改进的方向:
1. 由于幼儿是第一次尝试刮蜡画的作画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的渗透什么是刮蜡画的知识环节。
2. 在作画环节中为幼儿创设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作画区,并制作标志,让幼儿按意愿自己选择作画区画出相应的画面。
3. 在活动结束环节中安排听音乐表现小雨、大雨和狂风暴雨的舞蹈表演,让幼儿对各种雨的不同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整个活动前后呼应,体现完整性。
大班美术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脸型、发型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画出老师的正面头像。
2、大胆作画,并添画有关景物。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活动准备: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今天是教师节,为我们最亲爱的老师画一幅画,祝老师节快乐。
2、讲解示范。
教师示范画两位老师,这两位老师的脸型、发型都不一样,通过对比,让幼儿理解如何抓住老师的特征作画。
3、幼儿练习。
画己所画老师的主要特征。鼓励动作快的幼儿添画有关景物。
4、讲评。
①请幼儿说说自己所画的老师是谁。
②教师肯定幼儿的'敬师之情。
大班美术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知道先画蜡笔再上水彩。
2、能够大胆运用圆,曲线,直线及图形等大胆装饰大树的树干和树叶。
3、会简单讲述自己的装饰方法,能大胆评述别人的画。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褐、绿、橙、玫瑰)水桶、抹布、黑色;
2、蜡笔、小毛笔、范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秋天到了,树宝宝们要准备过冬了,可是他们很不高兴,(出示用蜡笔勾好的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颜色,不漂亮)
2、“我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漂亮?”(把他们打扮一下)
3、“那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我们可以怎样打扮它呢?”(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圆、直线、曲线或图案装饰树干和树叶。
二、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出示画好的树)
1、“看看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蜡笔和水彩)“对了,我们今天画蜡笔水彩结合画。”
2、教师示范讲解:先用蜡笔把大树画出来,再想好你要怎样装饰大树,也要先用蜡笔勾出来。最后用水彩上色。
三、幼儿进行装饰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1、注意要先用蜡笔画好后再上水彩,水彩颜色要多样、美丽。
2、指导个别幼儿对树进行装饰,能够把自己的树和别人装饰的不一样。
3、画好后可以想想树的后面可以怎么画。
四、评讲作品。
1、你是怎么装饰大树的?用的上什么方法?
2、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胆设计的创造能力,小朋友绘画积极性很高,有些东西尽管画不象,但讲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有的幼儿迟迟还不下手,嘴里嘟嘟“画什么,画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问题。有的幼儿画的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看不清树上有那些物品了。有的幼儿对物品形象的的表现有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少涉及物品的临摹练习。对于构图,排列这些基本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练习,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经验,因为幼儿的已有经验才是设计活动的起点。
大班美术教案 篇6活动目标:
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出简单的组合物。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探索、发现生活中郁金香的特征。
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手工纸、范例、油画棒或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梨花开了,美丽的郁金香也开放了。我们来看看,郁金香长什么样,好吗?
(2)请幼儿说说郁金香的特征:有花苞,花茎。
颜色:红的,黄的,白的 ,紫的……
(3)师:如果我们教室里多一些五颜六色的郁金香,该多好呀!我们用小手
折一些美丽的郁金香来装点我们的教室,好吗?
2,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尝试折纸。
(1)师:我们先看看,郁金香用一张纸能折成吗?我们应先折什么?后折什么?
重点让幼儿知道郁金香是由两张纸折叠的,引导幼儿先折花苞,再折叶子。
(2)观察幼儿用书中花及叶子示意图。
(3)请能力强的孩子上来师范折纸步骤。
(4)幼儿自己探索折纸。引导幼儿先折花,再折叶子,最后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出花茎。
3粘贴:美丽的花园,鼓励幼儿用五颜六色的纸装饰花园。
4,讲评
(1)引导幼儿讲评,着重从折叠平整,叶子插接严密方面讲。
活动效果反思:
这节课符合5-6岁年龄特征,不仅锻炼了幼儿小肌肉发展,而且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大多数幼儿折叠的平整,叶子,茎插接严密,用自己的小手装扮了一座美丽的花园。
不足之处:
有两个幼儿不会根据示意图折叠,有五个幼儿花与叶子颜色的搭配不协调。今后,一定要加强幼儿看示意图训练,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尽量多表扬,少批评。
小百科:郁金香的生长期适温为5-20℃,最佳温度为15-18℃,植株的生育温度应保持在0-25℃。郁金香根系的生长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7-23℃,超过35℃时,花芽分化会受到抑制。另外,郁金香有较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温,当温度保持在8℃以上时开始生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