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教案合集四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大西瓜
活动目标:
学习手指点画,感知红色,白色和黑色,培养幼儿对玩泥和玩色的兴趣。活动形式:小组或区域
环境材料:
画有西瓜图案的纸,白色橡皮泥,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西瓜瓤”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西瓜籽时,分泥是难点,西瓜籽大小要适宜,这时可以给予示范和帮助。
如果有的幼儿西瓜籽做得过大,可让幼儿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然后再分泥效果会好些。
3、引导幼儿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西瓜籽,提醒幼儿手指按下去后马上提起来。幼儿在点画西瓜籽时。可引导他们“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同时比较一下整个手指按下去和轻轻点一点的两种西瓜籽的样子。
4、一起来尝尝大西瓜。
观察评价:观察比较两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是否能遵守相应的规则,活动后可让幼儿说说对两种不同方式来做西瓜籽的感受。
小蝌蚪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幼儿学会用点画的方法画蝌蚪。
准备:
1,装着水草、蝌蚪的玻璃瓶6个。
2,纸,装墨水的盘子6个。纸巾,棉签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教学: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些什么变化?(引出小蝌蚪)
2,教师给每组发放蝌蚪,请幼儿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大脑袋,黑身子,长长的尾
巴。
3,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先用大拇指点一下墨汁,然后印在纸上,最后用棉签添上尾巴。可以多画几只并添上水草。
然后用纸巾擦手。
4,发放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
拓展:
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并对小蝌蚪放生。
可爱的瓢虫
一、目标:
1.学习手指点画的方法。
2.培养美术活动的常规。
二、准备:
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黑色颜料,抹布,贴有范例的背景图。
三、重点与难点:
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点在瓢虫身上,手指不要来回蹭。
四、过程与指导:
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宝宝最漂亮?”
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
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
教师:“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上花衣裳。)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先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位置点下去,点上以后就把食指拿起来,不要来回蹭,以免弄脏画面。黑点分布要均匀,点完以后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
3.幼儿点画。
教师发材料,每位幼儿选一瓢虫图片进行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看准位置,点在红色的甲壳上,避免蹭脏画面。育&婴……会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小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真高兴,咱们让小瓢虫飞到草丛中去玩吧。”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粘贴到背景图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天空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运用涂画、拓印的方式进行大胆的创作,表现雨天之美。
活动实录: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尝试用涂画的方式表现雨天的天空
1.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不能出去玩。”“喜欢,因为可以给车子洗洗澡”……
2.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师:“哦,你看见了有变化的天空。”
3.师:“老师这里有黑色、白色的颜料,还有水,请你们想办法把天空画出来,时间有规定,五分钟。”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师:“我想问一问,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变成灰色。”……
师:“原来,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再加水会变淡。”
(这一个环节先是让幼儿把自己印象中的雨天的天空用涂画的方法画出来,并且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黑色和白色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加水会变淡,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幼儿的画做一个对比,让幼儿发现,水加的多颜色会更淡并且更均匀。)
二、观看课件,感受作品的色彩之美
1.师:“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听的词形容。”
幼:“心里没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静”……
2.(观看课件《多彩的雨天》)
3.师:“小黄是谁?”
幼:“黄色的雨伞。”
4.师:“它为什么说雨天是鲜艳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黄色、蓝色、粉色……”
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形容这么多颜色?”
幼:“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这一部分是让幼儿感受灰色的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伞变的更好看了,让幼儿体会到作品中的色彩之美。教师适当的给了幼儿一些词语,比如“色彩缤纷”)
三、观察图片,感受作品的布局之美
1.(出示四幅图)师:“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师:“这幅都是伞的画上面都有哪些颜色的伞?你喜欢什么颜色?”
总结:“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雨伞铺满了画面,丰富就是一种美。
3.师:“你还喜欢哪幅?为什么?”
总结:“雨伞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楼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规律的排列就是一种美。”
4.师:“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哪幅?为什么?”“谁和谁走在了一起?”(渗透遮挡的概念。)
总结:“有的一起,有的分开,这是一种变化的美。”
5.师:“最后一幅你喜欢吗?为什么?”
总结:“简单也是一种美,红黄蓝是三原色,他们互相拉手,能变出各种颜色。”
手指点画《可爱的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小蚂蚁的不同神态、动作,激发幼儿对手点画的兴趣。
2.养成安静作画、正确操作美工材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碟、勾线笔、红和黑色颜料、小毛巾。
2.示范手指画2幅。
3.电视机、视频转换仪,小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蚂蚁图片
1.小朋友,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和你们一起做游戏的小蚂蚁啊!
2.还记得我有几只脚吗?
2.我是怎样走路的呀?请你们模仿我走路的样子吧。
二、学习手指点画出小蚂蚁
1.引导幼儿观看示范画。
(1)观察示范画,发现蚂蚁画是用什么美术材料画的?
(2)画在盘子的什么地方?蚂蚁在盘子里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来模仿它的动作?
(3)观察另一副画,两只蚂蚁有什么不同?
(4)小蚂蚁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只脚?脚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2.教师示范,用手指点画画出小蚂蚁的神态、动作
(1)用右手十指轻蘸黑色颜料。
(2)在盘子的中间连续点画三个原形,并且是相连的,表示蚂蚁的身体。
(3)用勾线笔添画出蚂蚁的眼睛和六条腿。
(4)在盘子周边添画红色的边纹进行装饰,给蚂蚁幸福的家园。
(5)卫生要求:请幼儿注意在操作时不将颜料弄脏自己和同伴,保持清洁。
3.启发和指
导幼儿点画出不同的蚂蚁形态。
4.集体创作,个别指导,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神奇的口袋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神奇的口袋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神奇的口袋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神奇的口袋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神奇的口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神奇的口袋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神奇的口袋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吉祥物的概念,及设计方法步骤;训练使用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完成吉祥物的设计。
能力目标———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以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
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三教学难点: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以及设计步骤
四教法:
情景创设法演示分析法欣赏引导法
学法:
欣赏讨论法实践练习法
五教具:
吉祥物实物、多媒体
学具:
绘图纸、铅笔、彩笔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福娃,导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请看,他们是谁?”学生说出福娃,我接着问:“福娃对奥运会有什么作用?”学生说出是奥运会的吉祥物后,我用几个问题:什么是吉祥物?他有何特点?如何设计?导入本课。
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多媒体展示吉祥物作品,通过“什么是吉祥物?看看我们的吉祥物都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吉祥物的欣赏分析,总结出答案: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2、出示一系列吉祥物作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吉祥物设计的思路与手法:体现了设计与主题的关联性;新颖别致个性突出的独创性;形象设计的拟人化;亲切动人让人喜爱的亲和力;寓意性;激励性;地域性。
3、分析作品,让学生对吉祥物的造型与色彩设计做总结:造型活泼可爱,拟人化;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出示吉祥物和原形的对比图片,让学生对吉祥物的设计有更好的理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出示吉祥物“庆庆”的设计过程和思路,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吉祥物设计的设计步骤: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班会,爱鸟周,体艺节等)
1、选定一个原形、(小动物,小文具,器皿等)
2、对原形进行大胆的拟人化的夸张变形:形体,动作,表情,服饰,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3、色彩设计:要求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
学生体验 巩固提高:
为学校第三届体艺节设计吉祥物
展示欣赏 体验成功:
自评、互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总结本课知识点,建议学生课余将设计图做成立体效果。或为其他活动设计吉祥物。
文档为doc格式